四川省一级广告企业
资源整合&媒介专家

助学 筑梦 铸人——鼎汉大唐爱心助学活动侧记

发表时间:2020-07-23 16:34



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孩子过上了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仍有部分学生,他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承担着接力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但是家境的贫寒令他们不得不从小就面对生活的重负,有的甚至因为家庭贫困而无奈的告别学校,用稚嫩的肩膀去挑起家庭的重担。这是脱贫奔小康路上贫困山区存在的不争事实,生活是残酷的,生活是不平等的,走向美好理想的道路是布满荆棘的。因而扶助贫困学生匹夫有责,我们在行动。


图片


爱心助学,利国利民





鼎汉大唐传媒有限公司于2018年设立了“全巴中爱心助学专项基金”,帮助偏远乡村的贫困学生,助力完成学业。这一举措彰显了鼎汉大唐的企业文化,体现了鼎汉大唐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教育引领鼎汉大唐青年员工爱心接力,勇于担当。



图片


回顾过去两年,公司助学工作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自“全巴中爱心助学专项基金”设立以来一共资助了两批贫困学生。第一批贫困学生是由爱心助学专项基金成立的调查小组考察审核选出的通江县、巴州区金碑乡的四位同学。资助时间2018.9月-2019.6月,后因贫困学生家庭脱贫而停止资助。



图片


第二批贫困学生是巴州区金碑乡的张晶晶、王志红、王志城、魏艳林四位同学。张晶晶同学现年12岁,就读金碑小学四年级,父亲现年55岁,母亲智力低下无法工作,只能做些简单的家务,家里还有两个弟弟(8岁,5岁),一个妹妹(2岁),因为家中的经济来源只有父亲一人,所以平时晶晶放学回家后既要帮母亲做家务又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晶晶的班主任告诉考察小组晶晶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在学校举行的抄诗书法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图片
图片


王志红同学现年13岁,就读金碑小学六年级;王志城同学现年10岁,就读金碑小学三年级,兄弟俩的父亲因工伤事故导致残疾,今在甘肃某工地看门,每月工资不足两千元,只能在春节时回家看望年迈父母和孩子,母亲在七八年前因家境贫寒而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奶奶眼睛失明行动不便,爷爷只能靠种庄稼和闲时接点散活维持家庭日常开销。生活的艰辛让兄弟俩格外懂事,老师告诉考察小组他们虽然不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他们却是最努力的学生。周末放假回家他们会主动帮爷爷奶奶做家务和农活。



图片
图片


魏艳林同学现年6岁,就读巴州区十一小学幼儿园学前班,老师告诉考察小组魏艳林同学的父母不称职,没责任心,在外务工根本不管在老家的父母和女儿,只有爷爷奶奶在照顾小艳林,奶奶因多年劳作而体弱多病,只能靠爷爷在家周围打短工勉强维持家里的基本开销。





汇涓涓细流,成汪洋大海



图片


鼎汉大唐“全巴中爱心助学专项基金”的考察小组,在考察完这四位同学的家庭情况后决定,在张晶晶、王志红、王志城、魏艳林同学的上学时期,公司给予每人每月两百元的生活补助。除此之外,每半年基金代表小组还会去同学们家里看望他们,给同学们带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等等,同时公司代表小组和同学们聊聊学习、生活,进行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的力量很小,哪怕不能彻底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我们依然会去努力。也许一次援助并不能改变孩子的人生,但能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社会上有很多爱心人士正在默默地关心他们,因为有了别人的惦念,他们心里有了依靠,因为有了关怀,他们才会更坚强。“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正是鼎汉大唐回报社会的企业文化精髓。





分享到: